top of page

Tamron 150-500mm長距兼備機動性!

已更新:2021年5月25日


騰龍近年來,致力主攻Sony E mount 的無反市場,由初出首枝贏盡口碑,預訂週期差不多一整年的28-75mm F2.8 至今日全片幅系列已經推出了8枝鏡頭。而今日到手試用的150-500mm F5-6.7 Di III VC VXD 將會成為其E mount 系列,最遠程的一枝遠攝鏡頭。

Tamron E-mount 鏡頭特色 – 追求輕巧、追求體積: 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,大部份全片幅系列的鏡頭包括17-28 / 28-75 / 70-180/28-200 / 70-300mm及三枝定焦20/24/35mm鏡頭的共通點:67mm口徑的鏡頭濾鏡口。說基於口徑統一尺寸對入光量亦有所影響,所以騰龍E mount 系列的焦距亦不是大家見慣見熟的焦段。而今次150-500mm F5-6.7 相信因體積及採光量所限,雖然做不到67mm ,但基於光圈於遠攝的最大入光量及鏡身體積上的平衡取捨,新鏡的鏡頭濾鏡直徑則改為82mm,跟過往系列的150-600mm G2 的95mm 已經大大縮小。

新鏡體積相比上一代Tamron 遠攝鏡亦大幅縮小,若不跟遮光罩的話,真的差不多跟原廠的100-400mm 體積相約,對用家黎講,可以放棄大體積的外攝鏡筒腰袋,改為中型鏡頭筒型腰袋。即使放背囊中,亦可騰出更多空間來存放其他器材或個人物品。 600mm VS 500mm 真的差很大的距離嗎?

500mm 請再看下方文字後附圖

遠景外攝,雖然舊時的確是一寸長,一寸強。因為當時的攝影像素有所局限。但現今的感光像素於近年有所突破,相機已經不再局限於2千4百萬像的影像質素及距離。透過4千2百萬像、5千萬像甚至6千1百萬像的影像質素,可以有效補足影像焦距限制,從而讓大家有更大的攝影發揮空間。尤其是初玩遠攝的影友來說,輕巧的體積及機動性,有助大家更易長時間應用及走訪更多的地方去取材。

微距兼備,一鏡兩用: 花、蝶、蟲好幫手: 有別於一般遠攝鏡頭,大多最近對焦距離為2米以上,即係你走太近,影不到。而Tamron 這枝新鏡頭於150mm的最近攝距為60cm,而500mm焦距為1.8m,最合適不能走得太近;但行得太遠又追不到,唔知去左邊既蝴蝶、青蜓拍攝。

拍攝時,恰巧黑冠黃鵯在身邊約2米內的植物駐足,先用150mm拍攝
試過150mm 後,再用盡500mm拍攝,跟上圖有明顯大小及細緻度分別。

VXD 對焦系統,快速準確: Tamron 現行E mount 系列的兩大對焦系統RXD 及 VXD 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。而於上一枝70-180mm鏡頭大放異彩,各界都讚其反應速度直逼原廠的VXD(Voice-coil eXtreme-torque Drive),就是Tamron 最新、最快雙向式對焦系統技術。透過驅動兩組對焦鏡片同時前後活動進行對焦。追蹤移動中快速的物體,再配合SONY Alpha 系列的追蹤運算速度及覆蓋效能,讓每一個細節動作都可以緊湊捕捉!

其他試攝影像:

局部原圖的30%,已經可以清晰顯示細緻羽毛的層次。
走著走著,發現20多米距離的樹頂上的小葵花鳳頭鸚鵡
於500mm 下,可以輕易做出長距離的壓縮感。

鏡身(只有約1.72kg)配上無反機種,較上一代行全套單反的更輕巧,於邊走邊攝的情況下,筆者原本帶備的三腳架、千鞦架都無用武之地,鏡身的 VC 防震再配合機身上的五軸防震系統,於500mm時發揮出比上一代更明顯的穩定性效能。


不過當然,若時間許可,於山上或西貢碼頭進行長時間拍攝,等待期間用上腳架必定少不了!而150-500mm F5-6.7 Di III VC VXD 的鏡頭亦有鏡頭腳架座,底座本身用上ARCA-SWISS 的設計,用家只需直接夾上波頭或千鞦架即可使用,大大減低機身卡口負重壓力!


不過有一點正需要留意的,由於鏡環接口設計較小,現時市面上的增距鏡頭則不適合使用,不知廠方未來會否像G2系列一樣,再另行推出1.4x或2x增距鏡了。

上下兩方唇口位,剛好頂住增距鏡的接口。

廠方將於5月15日(於永成門市)及5月16日(於萬成門市) 特設新鏡試玩區,各位影友歡迎到訪一試新鏡的手感及對焦反應。但由於是工程鏡頭,未能提供影像存取細研,敬請留意! 150-500mm F5-6.7 Di III VC VXD 定價$10,880,優先預售$9,980 (訂金$1000) 首批預訂人仕將可獲贈騰龍鏡頭袋(大小30h x 19w x 13d cm ) 資料來源: Tamron Hong Kong #Tamron #150600mm #SonyE #Emount

您即將註冊,並將會接收產品消息和電子通訊。一旦完成註冊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,您亦可以隨時選擇退出訂閱。

bottom of page